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2月7日上午10时,又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开工仪式在广东省深圳市观澜镇求雨岭施工现场隆重举行。西气东输二线是我国一项战略性工程,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部署中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工程,是减少排放、改善人们生活的民生工程,对提高克服金融危机的信心、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二 我国1980—2003年能源生产和消费变化状况图
材料三 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增加、市场环境转变,乃至地方政府主动推动的巨大压力,并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江三角产业过渡期不可回避的“阵痛”。
材料四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1)设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线走向时所考虑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
A河流 B交通 C 城市分布 D 农业类型
(2) 材料二中,曲线①代表能源 变化状况,曲线②代表能源 变化状况,其中我国石油进口量最多的年份是 年。试分析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
(3)2008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23%左右,而我国只有2.7%左右。由此怎么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4) 分析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的原因。
2010年12月5日17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6日前后上海有明显的天气变化。读下列图(a)、图(b)、图(c),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为“2010年12月6日11时海平面气压场预报图”,根据分布状况判断图中A、B气压中心的性质和名称。
(2)图(a)中A对应图二中①②
③④四种天气系统中的第幅图,此时该地区天气状况为,试说明原因。
(3)写出图(a)中上海附近出现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其对应图(b)中①②③④四种天气系统中的哪一图。
(4)图(c)为2010年12月5日20时至12月6日20时上海地区的气温和气压变化统计图,图中C、D两条曲线中,代表气温曲线的是,代表气压曲线的是,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图中气温和气压曲线的变化状况。
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过程。
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来讲,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
(2)说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②的影响及原因。
(3)简述d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三个不同区域的示意图,阅读下列各图,并运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22分)
图1图2
(1)成都地处我国,昆明地处我国。(填地形区名称)(2分)
(2)简述横断山区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与图1河段的差异。(6分)
(3)图1中C地属于气候。C区域突出的流域特征是。(4分)
(4)图2为B地区气候统计资料,其地貌单元的名称是平原,其形成原因是。
(5)根据图2简述B地发展农业生产气候条件的利弊。
图A和图B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A图B
(1)由图A信息可知,该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填“偏高/偏低”);偏高(或偏低)的大致分布规律是。
(2)由图B信息可知,该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填“偏多/偏少”);偏多(或偏少)的大致分布规律是。
(3)据图A和图B信息,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是地区(填“东/中/西部”),并说明理由。
(4)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河流的中下游侧蚀作用明显,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不断弯曲,以致河道变迁。 读某河段曲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此种河道可能位于 ( ) (2分)
A.黄河下游 | B.长江中游 | C.珠江上游 |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
(2)此种河道往往给沿岸带来的自然灾害是,原因是什么?治理的措施通常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