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的小麦种植和牧羊业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   )

A.自给型农业 B.畜牧业 C.混合型农业 D.粗放型农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有人把当今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是因为:()
A. 世界经济规模日趋减小
B 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
C世界各国经济差距越来越小
D 世界各国经济相互独立、日益分离,日益区域化

1989年,亚太地区建立了亚太经合组织;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洲联盟诞生;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
A.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B.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形势总的趋势走向缓和

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一致的是( )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④开放程度的差异
A.①④B.③④ C.①③D.②④
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为了加强三个经济地带的互补与合作,应从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类型是:
①劳动密集型②资金密集型③资源密集型④技术密集型
A .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④
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的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C.经济特区一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D.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内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