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 ①、②、③、④、⑤表示某区域地形类型中的山脊和山谷,点a、b、c对应的海拔分别为900米、600米、300米。读图完成各题。其中表示山谷的有(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③、⑤ | D.②、③、④ |
①、②、③、④沿线坡度最平缓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我国天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图中所示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坡云杉林带缺失——坡度大 | B.乙坡自然带海拔低——热量充足 |
C.丙坡积雪冰川带下界高——降雪多 | D.丁坡自然带数目多——高差大 |
图中天山山脉大致为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 B.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
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 D.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降水量大于400mm为森林景观,200-400mm为草原,小于200mm为荒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森林景观现在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 |
B.夏季到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 |
C.冬季在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
D.丁地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 |
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下列小题。该山地所处自然带的自然景观为:()
A.森林带 | B.森林—草原带 |
C.草原—荒漠带 | D.草原带 |
降水垂直变化最大处:()
A.位于山地背风坡 | B.位于山坡最陡处 |
C.降水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 D.高度范围是600~1200米 |
下图为东北亚部分区域的某类地质构造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图中各构造带的主要地质构造大多属于
A.向斜 | B.地垒 | C.背斜 | D.断层 |
图中构造带附近①②③三地森林广布,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看
A.②→①→③属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②属典型的地方性分异规律 |
C.①→②→③属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D.①→②属纬度地带分异规律,③属地方性分异规律 |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2013年降水量逐月累加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该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C.温带落叶阔叶林 | D.亚热带草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