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需要科学技术推动,工业化时期是善于学习的时代,……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从1929年至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
工业化时期,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是一个威胁与机遇并存的时代。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世界历史纪录片演说词》
材料二: ……无论苏联最高领导层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的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的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勇于冒险的邻邦。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至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时间段中苏两国经济分别出现什么问题?并分析共同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时间段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不同趋势的原因。
材料1: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材料2: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革命之所以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3:中央委员会认为,俄国革命的国际形势(德国海军中的起义,这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在全欧洲增长的最高表现;其次,帝国主义为扼杀俄国革命而媾和的威胁)和军事形势(俄国资产阶级和克伦斯基之流已经明确地把彼得格勒让给德国人),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了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的党,以及第二次科尔尼洛夫叛乱显然已在准备,——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91-?年lC月23日)
试结合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从革命形势、革命策略和结果三个方面简要评述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过渡中革命策略的变化。
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19世纪中期革命斗争形势的论述:
材料1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2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至少大体是如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世界既然是圆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移殖实施,中国和日本开发以后,这个行程已经完成。对于我们,目前的重大问题是这样:在欧陆,革命是迫在眉睫了,一开头将采取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既然是在更广大的地区继续向上发展,这种革命是否不可避免地将在一小地区内被粉碎呢?
——1858年10月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
请回答:
(1)材料1中恩格斯所说“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
(2)材料2中,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在欧陆“迫在眉睫”的根据是什么?这与恩格斯的论述有无矛盾?为什么?
(3)材料2中,马克思在对“目前的重大问题”的分析中,肯定了哪几种进步运动?
(4)为完成“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先进阶级在1858年后的20年内作过哪些积极的努力?
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巴黎公社成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获得了很大发展。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回答:
(1)这一时期,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巴黎公社是否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1/7,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
材料二在希腊国土上,每一个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各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
材料三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合农耕的土地很少,但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往亚洲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
材料四 (中国)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实行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扩大自己的疆域。……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强大,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希腊城邦的特点。
(2)希腊各邦的这些特点是如何推动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希腊各邦之间与中国各诸侯国之间关系有何不同?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律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
材料二: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
——二世纪时罗马皇帝哈德良讲话
材料三:第3、第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十二铜表法》
材料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请问:
(1)根据材料一回答:皇帝、隶农、奴隶属于自由民的有?
(2)材料二、四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矛盾之处?
(3)材料三中关于债务的规定体现了怎样的财产原则?
(4)材料四的规定保护哪一阶级的利益?维护什么制度?
(5)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罗马法制定颁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