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或实验原理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将氢氧化钠和盐酸混合反应后的最高温度作为末温度 |
| B.纸层析法分离Fe3+和Cu2+的实验中,点样后的滤纸无需晾干就可将其浸入展开剂中 |
| C.将KNO3和NaCl的混合液加热并浓宿至有晶体析出时,趁热过滤可分离得NaCl晶体 |
| D.当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借此可判断锌镀层是否反应完全 |
在273 K和101 kPa的条件下,将2.00 g氦气、1.40 g氮气和1.60 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
的体积是
| A.6.72 L | B.7.84 L | C.10.08 L | D.13.44 L |
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V1>V2>V3 B V1>V3>V2 C V2>V3>V1 D V3>V1>V2
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
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右图。反应中镁和铝的


| A.物质的量之比为3:2 | B.质量之比为3:2![]() ![]() |
C.摩尔质量之比为2:3 | D.反应速率之比为2:3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 数目为0.2NA![]() ![]() |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 ![]() |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 |
D.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 |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 ![]() |
B.常温下, 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 |
C.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 |
D.3.4 中含N—H键数目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