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所示的一组海峡轮廓图,回答下列题目。
(1)E代表 (大洲),F代表 (大洲)。
(2)沟通阿拉伯海和红海的海峡是 _ ,图中代号是 ;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 ,代号是 ;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 ,图中代号是 ,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又盛产石油的海峡是 ,图中代号是 。
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示意图,完成:
(1)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位于我国_______(山脉)、_______一线,向西沿伸至青藏高原东缘。
(2)从海口到漠河,温度大致相差48℃,温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右图用箭头画出夏季风的风向。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_______山、_____山、______山、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为界。
读“2007年7月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事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概括描述2007年7月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2)简析江南、华南等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
(3)从位置和降水因素,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除上述两个因素外,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探究淮河流域洪灾频发的原因?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作物受灾、成灾、绝收面积情况看,虽然年际间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加重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A可以看出,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_。
(2)在四种主要灾害中,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力逐渐减弱的是__________,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
(3)两图说明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导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出现该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为了降低我国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你认为下列措施合理的有(双选)( )
A.大量减少我国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
B.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缓解旱涝灾情 |
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林,恢复植被 |
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作物抗灾性 |
读“昼夜交替示意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6分)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地在B地的_______方向, D地在C地的___ __方向。
(3)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判断,这一天的日期是___月_____日,正是北半球的_____日。北极圈内有_____现象,此时我们的家乡应该是_____季。
读地球公转图,回答。(每空1分,共10分)
(1)在图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图中A为北半球的(节气),D为北半球的(节气)。地球公转速度在___(填字母)处较快。
(3)当南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时,地球位置可能在___(填字母)处。这时漠河、北京、上海、海口四城市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
(4)当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现象时,地球大约位于___(字母)点附近。
(5)地球公转在____段时,南极圈内极昼现象范围逐渐扩大;在___段时,我国各地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