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化工生产原理的叙述,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情况的是
| A.石油工业中采用干馏的方法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产品 |
| B.氯气和氢气混和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氯化氢,用水吸收成盐酸 |
| C.二氧化硫在接触室被氧化成三氧化硫,在吸收塔内被水吸收制成浓硫酸 |
| D.合成氨工业中,由于N2、H2可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较高 |
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 |
| A |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
NH3与HCl气体反应生成了NH4Cl固体 |
| B |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
| C |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
| D |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2:Ca2++2ClO-+CO2+H2O →CaCO3↓+2HClO |
| B.1mol的Cl2通入含1mol FeI2的溶液中:2Fe2++2I-+2Cl2→2Fe3++4Cl-+I2 |
| C.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HCO3— + OH—→ CO32— +H2O |
| 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NO↑+2H2O |
关于如图装置所示的两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装置中都发生了化学变化,都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
| B.装置②中电流方向是从Zn经导线流入Cu |
| C.反应开始阶段,两个装置中均有氢气产生 |
| D.电极反应式:阳极 2Cl—-2e-→Cl2↑正极 2H++2e-→H2↑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4NA |
| B.6.2g氧化钠晶体中含有0.2NA个Na+ |
| C.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 |
| D.1 mol/L NH4Cl溶液中,NH4+的数目小于NA |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装置①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 B.装置②验证Na和水反应放热 |
| C.装置③比较KMnO4、Cl2、S的氧化性强弱 | D.装置④加热烧杯,分离SiO2和NH4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