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F 与两分子间距离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A.乙分子从a到b过程中,分子间势能减小,从b到c过程中,分子间势能增加
B.乙分子从a到c过程中,分子间势能增加,从c到d过程中,分子间势能减小
C.乙分子从a到c过程中,分子间势能减小,从c到d过程中,分子间势能增加
D.乙分子从a到b过程中,分子间势能减小,从b到d过程中,分子间势能增加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B(长木板足够长)的左端放着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即F=kt,其中k为已知常数.若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且A、B的质量相等,则下列图中可以定性地描述长木板B运动的v-t图象的是

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 m,BC="3" 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B. 可以求得CD=4m
C. 可以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125 m
D. 可以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5 m

下列图象均能正确皮映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则在t=2s内物体位移最大的是

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A.卫星速度增大,引力势能和动能之和减小
B.卫星速度减小,引力势能和动能之和增大
C.卫星速度增大,引力势能和动能之和增大
D.卫星速度减小,引力势能和动能之和减小

下列有关超重和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物体所受的重力总是不变的
B.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在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一定处于上升过程
D.在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一定处于下降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