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脉搏,但只有精通脉理的医生才能敏锐地从脉搏的细微变化中,对病人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做到对症下药。这说明( )
A.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 |
B.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可靠 |
C.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相互区别 |
D.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就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
2007年12月27日是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兴建5周年,这是迄今为止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建国之初,南水北调工程就被提上议事日程。“饮长江水”是北方几代人的理想。经过几十年的科学论证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南水北调工程终于具备开工条件,不用多久,北方的人民将真的喝上清爽甘甜的长江之水。“饮长江水”理想的实现,需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表明…( )
①理想的实现离不开艰苦奋斗 ②理想不等于现实,高于现实 ③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 ④理想一定能转化为现实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试飞英雄邹延龄说:“外国试飞员一个模拟试飞,就拿走上百万元,我们飞完一个风险科目,立了一等功也只有800元奖励费。尽管这样,自己很知足。因为,我们是在为自己的国家飞,就像儿子为母亲效力,哪能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呢?”这一金钱观( )
A.肯定了金钱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今社会离不开金钱 |
B.认为获取金钱的手段应该是正当的、合法的,不应非法牟利 |
C.看到了个人收入中国人比外国人少,但也与国情相符 |
D.表明了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更不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
杜甫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孙中山有“天下为公”的主张。这说明( )
A.自私是人的“本性”,只能是剥削阶级的本性 |
B.私有观念是在奴隶社会产生的 |
C.剥削阶级的上层人物都不是自私的 |
D.在私有制社会中,自私并不具有普遍性 |
“国尔忘私,公尔忘家,利不苟就,善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的这句话体现了( )
①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③理想来源于现实,又等于现实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前几年,大学生中出现一股“创业热”,一些学生停止学业,创办公司或求职,后来“创业热”凉了下来。由“创业热”到冷却说明( )
A.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不够 |
B.青年学生缺乏理想 |
C.实现理想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
D.错误的理想导致错误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