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论述,错误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 |
C.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
D.过敏反应在已免疫机体再次受到相应物质的刺激时才会发生 |
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全部不正常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A.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 |
B.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 C.该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正常,另一个分裂不正常 |
D.该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有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
下图细胞Ⅰ、Ⅱ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
细胞Ⅰ |
细胞Ⅱ |
物质E |
物质F |
|
A |
下丘脑细胞 |
垂体细胞 |
促甲状腺激素 |
受体 |
B |
效应T细胞 |
病原体 |
抗体 |
抗原 |
C |
甲状腺细胞 |
垂体细胞 |
甲状腺激素 |
受体 |
D |
传出神经元 |
传入神经元 |
神经递质 |
受体 |
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人干扰素的过程大致如下:①测定干扰素的氨基酸序列→②推测出相应mRNA的核苷酸序列→③推测出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④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⑤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⑥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⑦运用发酵工程生产人干扰素。下列对该过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上述目的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与人细胞的干扰素基因外显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一样 |
B.干扰素是上述“工程菌”在发酵过程产生的一种初级代谢产物 |
C.由于细胞分化的缘故,只有部分大肠杆菌能合成和分泌人干扰素 |
D.第⑤步操作时,需要使用DNA连接酶和限制性内切酶 |
图中5号女儿患单基因遗传病,则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该病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
B.若3、4号是同卵双生兄弟,则3、4号变异来源可能是基因重组 |
C.若3、4号是异卵双生兄弟,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5/9 |
D.调查有该病史的4—10个家庭,可计算出该病的发病率 |
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是较为稳定的 |
B.信息只能通过食物链在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之间传递 |
C.X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减少可能是Z营养级生物数量增加所致 |
D.上图中的生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