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根据预测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
I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K/2时增长最快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若要证明之,需用分离出的蛋白质单独侵染细菌,再作观察并分析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1

下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A.Ⅰ;Ⅰ B.Ⅱ-1;Ⅰ C.Ⅱ-1或Ⅰ;Ⅰ D.Ⅱ-1;Ⅱ-1

下列是一种生物技术,对此技术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a和d的切割需用同一种限制酶
B.a是常用的运载体,存在于细菌及酵母菌细胞中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作用于双链DNA的特定序列
D.该生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产生新基因

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在该地区的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占健康者的30%,则甲病的遗传特点及S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5%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0.625%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25%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5%

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酶①为DNA解旋酶,能使DNA双链解开;酶②为DNA聚合酶,可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结合在一起
B.图中可体现出边解螺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D.若该DNA分子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A有200个,则图示过程共需C 300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