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不能说明( )
| 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 B.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
| 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 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
|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都是破坏性的 |
| C.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
| D.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
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老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0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40只,必须积极防治 |
|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 |
| C.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采用机械防治效果最好 |
|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会受影响 |
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 |
| B.甲乙两地都一定会演替成森林 |
| C.甲地和乙地的演替类型不相同 |
| D.甲、乙两地随时间延长生物种类逐渐增多 |
如图为鱼塘中鱼的数量增长曲线,为了使鱼塘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应该做到适时捕捞。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超过T4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 |
| B.超过T4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2 |
| C.超过T2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2 |
| D.超过T3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4 |
免疫的监控和清除功能是指()
| A.识别和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 |
| B.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细胞以及癌细胞 |
| C.抵抗抗原的侵入 |
| D.促进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