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若干对家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对),再将每组的子代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则不接触DDT(如下表所示)。只选择保留存活率最高的那一组的B部分,A部分及其余各组统统淘汰。将保留的部分再重复这样的实验过程,并且在实验中逐代增加DDT的浓度。经过这样多代的重复,获得了具有很强抗药性的家蝇。上述的实验事实说明( )
亲代组别 |
1组(一对蝇) |
2组(一对蝇) |
…… n组(一对蝇) |
|||
子代分两份处理 |
A施DDT |
B无DDT[ |
A施DDT |
B无DDT[] |
A施DDT |
B无DDT |
结果 |
存活较少 |
全部存活 |
存活较多 |
全部存活 |
存活很少 |
全部存活 |
选择 |
淘汰 |
淘汰 |
淘汰 |
保留 |
淘汰 |
淘汰 |
A.诱导家蝇产生抗药性变异的作用
B.由于长期使用DDT,使家蝇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C.家蝇抗药性原已存在,与是否使用DDT无关
D.家蝇抗药性形成是长期使用DDT的结果
下列各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C、H、N、P、Mn
B.Cl、Fe、S、N、Mg
C.B、Cu、Zn、Mn、Mo
D.N、P、K、Cu、Fe、I
下列四组生物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 |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
C.小麦.番茄.大豆 | D.酵母菌.灵芝.豌豆 |
下列哪种生物的细胞与蓝藻的细胞结构相似?()
A.草履虫 | B.洋葱 | C.金鱼藻 | D.乳酸菌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858年德国的施莱登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 |
B.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模型: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
C.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是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 |
D.1970年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可以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使用高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1)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镜(2)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3)将目标移到视野中(4)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象清 晰为止正确的顺序是()
A.(2)(3)(4)(1) | B.(2)(3)(1)(4) |
C.(2)(4)(1)(3) | D.(3)(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