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 | B.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 |
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 D.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
下列属于测交组合的是
A.DD×Dd | B.DD×DD | C.Dd×Dd | D.Dd×dd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花蕾期人工去雄 |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
一个杂交组合后代F1的性状分离比为3∶1∶3∶1,那么这个杂交组合可能是
A.AaBb×aaBb | B.AaBB×aaBb | C.AaBb×aabb | D.AaBb×AaB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