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
A.奥斯特![]() |
B.安培 | C.法拉第![]() |
D.楞次 |
如图所示,用汽车吊起重物G,汽车以速度v前进,当牵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时,重物上升速度为()
A.![]() |
B.![]() |
C.![]() |
D.![]() |
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经过无数人的协作和努力,终于在2007年10月24日晚6点多发射升空.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由地球飞向月球时,沿曲线从M点向N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探月卫星所受合力方向可能的是()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静止 |
B.牛顿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而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
C.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
D.奥斯特发现导线通电时,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
如图所示,不带电物体A和带电的物体B用跨过定滑轮的绝缘轻绳连接,A、B的质量分别是2m和m.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另一端与物体A相连,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处于沿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中.开始时,物体B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3mgsinθ的作用而保持静止,且轻绳恰好伸直.现撤去外力F,直到物体B获得最大速度,且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不计一切摩擦.则在此过程中
A.物体B所受电场力大小为
B.B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C.撤去外力F的瞬间,物体B的加速度为
D.物体A、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量等于物体B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不计重力)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M、N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低 |
B.带电质点在M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N点具有的电势能大 |
C.带电质点通过M点时的动能比通过N点时大 |
D.带电质点通过M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N点时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