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诗人海涅在拿破仑打败某次反法同盟后写道:“拿破仑呵了一口气,就吹掉了普鲁士。”这是
A.第三次反法同盟 | B.第四次反法同盟 | C.第五次反法同盟 | D.第七次反法同盟 |
“如何治国”是历代统治者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春秋时期的管子认为,“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圆也;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这里管子主要强调的是
A.君主的才能 | B.制度的建设 | C.人才的任用 | D.创新的意识 |
“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是西周以来关于继承制度的规定。但到满清时,皇位继承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这一变化表明
A.宗法制的影响削弱 | B.分封制的彻底瓦解 |
C.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 D.清朝放弃了王位世袭制 |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各种穿越剧、抗日神剧和历史偶像剧轮番上演,一些影视作品中的雷人情节严重干扰了广大观众的正确历史观的形成,请从历史的角度看看,下面哪些影视剧中的场景是不可能发生的
①女主角欢天喜地的向康熙皇帝展示自己的无袖旗
②中共地下党员在地铁站里向同伴传递日军情报
③一对年轻人身穿列宁装和布拉吉(连衣裙),唱着欢快的苏联歌曲去剧院看“样板戏”
④一位刚来深圳打工的年轻人从广播里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毅然辞掉工作回家复习,准备圆自己的大学梦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一度还确立了“将消费型城市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方针。对城市的这种抵制在1960年发展为完全反城市化,确定了当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1949——1978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低 | B.中共重视“三农问题” |
C.中共积极推进工业化方针的影响 | D.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
中国历史上年号和纪元方式的变化往往和统治者的变化、政权的兴替息息相关,而从年号和纪元方式的使用上也能为我们历史研究的年代确定、判断使用者的政治立场提供依据。本世纪初,一位华人学者看见一份历史资料上写着“民国三十八年……”,你认为省略号后面的内容可能是
A.东瀛束手,九州同庆 |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C.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D.大陆沦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