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
《中国科学与文明》一书中写道“现代研究显示,中国早期的官僚政治组织对于科学艺术的发展有强大的推动力。”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看法的是()
A.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
B.章回体裁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 |
C.郭守敬编成《授时历》 |
D.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 |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经济的发展 | B.社会环境的变化 |
C.统治政策的调整 | D.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朝时一次宫廷画院考试,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为题。应试画作多为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船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而获得第一名的画卷上,画的是一个船夫悠闲地躺在船尾,独自吹笛。这反映了宋代绘画注重()
A.山水景物 | B.真实情景 | C.情趣意境 | D.人物形象 |
王夫之提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批判“去人欲,存天理”,还要求富民大贾成为“国之司命”。这些思想主张()
A.反映了农民阶级建立平等社会的愿望 |
B.反映专制主义制度逐渐动摇 |
C.是早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反映 |
D.反映工商业发展后市民的一些要求 |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
B.激发了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 |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