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在
①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 ②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 ③提出“五常之道”和“王道之纲” ④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台湾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政治结构出现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A.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
C.从民主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 D.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
中国的道教被国外部分学者称誉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以下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指南针的发明 | B.纸的发明 |
C.火药的发明 |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20世纪,反映西方社会经济危机的现代主义艺术兴起。现代主义强调无意识和非理性,以及关于事件、空间、时间的不确定性,手法比较荒诞。其典型的代表作是
A.《摩登时代》 | B.《人间喜剧》 |
C.《日出·印象》 | D.《等待戈多》 |
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事件是
A.亚非独立国家的万隆会议 | B.不结盟运动兴起 |
C.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 | D.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
20世纪30年代,美国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苏联修建第聂伯河水电站,两大水利工程在防洪、航运、发电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苏两大水利工程得以建立的共同原因是
A.国内拥有大量剩余物资 | B.国家投资进行工程建设 |
C.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 D.计划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