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归宿的流浪者”指的是
A.现实主义作家 | B.现代主义作家 | C.浪漫主义作家 | D.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
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
A.农业集体化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
A.华侨竞相回国投资办厂 |
B.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
C.各类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
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 | 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 |
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 | D.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 |
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参观该年世博会机器院时,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竟无一物于此”,造成中国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A.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突出 |
B.中国政府关于世博会信息不通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刚刚起步 |
D.中国腐朽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阅读下列美国钢铁业在某一时期的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年份 |
1870年 |
1900年 |
企业总数(个) |
808 |
669 |
工人总数(个) |
78 000 |
272 000 |
钢铁产量(吨) |
3 200 000 |
29 500 000 |
投资总额(美元) |
121 000 000 |
590 000 000 |
A.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D.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