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是14世纪法国人为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一书所作的插图,由左至右分别解释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a b c
①图a直观地反映出君主制就是一人的专制
②图b直观地反映出贵族制就是少数人专制
③图c直观地反映出民主制就是所有成年男性的统治
④图a到图C反映了古雅典政制的演变历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邓小平年谱》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绝非历史的‘偶然’,更不是某个人的‘臆想’,而是中国发展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大势使然,是‘内忧外压’的形势所逼迫出来的。”这里的“绝非偶然”主要是指
A.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需要 | B.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 |
C.实现国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需要 | D.打破我国对外完全封闭状况的需要 |
我国隋唐时就已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建国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1962年到1965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
C.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 |
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
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位售价下降了25%左右,棉布的进l-3量增加了27%。到90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
C.传播了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 | D.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繁荣 |
“我旧说以忠孝节义范束全国之人心,一切法度纲纪经数千年圣哲所创垂,竟毫无可贵?何必先自轻贱,一闻新说,遂将数千年所尊信持循者弃绝不值一顾,对于新人物有自惭形秽嗫嚅不敢言之概,甚或迎合新人物毁骂先代遗传,诟辱自家学理。岂国家数百年条教所颁以及吾人胜衣就傅数十年朝斯夕斯者,全属虚伪无物乎”。这种观点没有
A.表达对于新文化运动的不满 | B.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
C.会受到当时主流文化的排斥 | D.说明作者的思想顽固守旧 |
2010年12月21日光明网发表《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 B.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 |
C.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 D.近代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