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4—16世纪西欧封建国家的政治状况是
①资产阶级兴起要求分享政治权力
②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要求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③一些君主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
④天主教会的权力受到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D.人的是非善恶自固有的本性

从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关于这两种文化政策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者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 B.两者都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两者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D.政治制度决定思想文化的不同命运

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第一篇里说:“人们从来不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做任何善事,除非是某种强制性的力量驱使他们去这么做。”还说:“饥饿和贫困使人勤劳,暴力的惩戒使人善良,使得人们达到善和正义的,正是强制的力量。”与其在人性论观点方面最相似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李斯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

A.有教无类 B.学在官府
C.私学兴起 D.百家争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