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第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 C.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 D.改革土地制度,确立土地私有 |
有学者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民归附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民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道、法、儒、墨 | B.墨、儒、法、道 |
| C.法、儒、道、墨 | D.道、法、墨、儒 |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
①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③老子主张“天道自然”
④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孔子曾对鲁国大夫季氏设置天子才能使用的64人大型舞乐队十分不满,因为按照西周规定,大夫只能使用32人的乐队。这说明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礼”是指 ( )
| A.中央集权制度 | B.君主专制制度 |
| C.等级名分制度 | D.嫡长子继承制度 |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人之初,性本善 |
|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
|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
|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儒家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
| A.它主张“仁政” | B.它主张“天人感应” |
| C.它融合了阴阳家及黄老之学 | D.它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