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晚,因翻唱《春天里》红透网络的旭日阳刚登上兔年春晚的舞台。他们的名气一路飙升,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草根歌手。有人认为,在明星可以制造的年代,旭日阳刚成为当今“大众文化”的代表。这说明( )
A.最受大众欢迎的是生活化、平民化的文化 |
B.大众文化贴近群众生活,为大众喜闻乐见 |
C.流行文化更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 |
D.大众文化都是流行的通俗的和娱乐的 |
国家决定,2006年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农民各种负担,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农民轻装前行。我国取消农民各种负担的目的在于
A.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农村经济 | B.放弃税收对农村经济的调节作用 |
C.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006年7月1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全线通车,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工程总投资262亿元,建设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用于建设青藏铁路的投入属于国民收入用于
A.扩大再生产的部分 | B.非生产性基本建设的部分 |
C.个人消费的部分 | D.公共消费的部分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五”期间,在财政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国家加大了科技研发投入的力度;而且,在减免农村税费的情况下,国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投入,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加强,高等教育也有了长足发展,这表明
①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②经济调节是国家管理经济职能的重要内容 ③财政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④财政有利于促进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其直接目的是
A.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 B.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
C.促进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 D.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006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出现大风、高温、少雨天气,旱情持续时间长,发展迅速。全国耕地受旱面积一亿八千二百多万亩,其中作物受旱七千五百多万亩,水田缺水八百一十多万亩,旱地缺墒近一亿亩,有近九百五十万人、八百七十多万头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国家财政部及时下拨2.6亿元特大抗旱经费支持旱区抗旱,财政部下拨的特大抗旱经费属于国民收入中
①积累部分 ②消费部分 ③社会物质储备 ④公共消费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