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 |
B.电熨斗能够自动控制温度的原因是它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
C.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 |
D.半导体热敏电阻常用作温度传感器,因为温度越高,它的电阻值越大 |
如图甲所示为分压器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变阻器总电阻为R0=50Ω,闭合开关S后,负载电阻RL两端电压U随变阻器a端至滑动触头间的电阻RX的变化而改变。当负载电阻为20Ω时,关于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U随RX变化的图线大致接近图乙中的哪条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致接近曲线1 |
B.大致接近曲线2 |
C.大致接近曲线3 |
D.大致接近曲线4 |
如图虚线所示为静电场中的等势面1、2、3、4,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等势面3的电势为零.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b点时的动能分别为26ev和5ev,当这一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8ev,它的动能应为:
A. 8ev | B.13ev | C.20ev | D.34ev |
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该元件是非线性元件,所以不能用欧姆定律计算导体在某状态的电阻
加5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Ω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水平匀强电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初速度υ0的带电微粒,沿图中虚线由A运动至B,其能量变化情况是(重力不能忽略) :
A.动能减少, 重力势能增加, 电势能减少 |
B.动能减少, 重力势能增加, 电势能增加 |
C.动能不变, 重力势能增加, 电势能减少 |
D.动能增加, 重力势能减少, 电势能减少 |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个带电液滴1和2从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强中0点自由释放后,分别抵达B、C两点,若AB=BC,则它们的带电荷量之比q1:q2等于:
A. 1:2 B. 2:1
C.1: 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