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核能对世界各国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1955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外长开会,达成共识:“不把经济潜力综合在一起,政治上的任何努力都必然是徒劳无益的。”为此,六国在会议结束时决定共同和平利用原子能。1957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结合国际背景,分析西欧六国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目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原始的商业。商朝出现了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工商食官”制度的逐步瓦解,各地涌现出许多商品市场,私营商业应运而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西汉“开关梁,驰山泽之禁”,使富商大贾周流天下……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宋元时期,古代商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高峰期,坊市不分,“交子”出现,海外贸易发展迅速。明清时期,社会上经商风气浓厚,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许多商业新名词 ,如商帮,票号等。
材料二: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快速普及和移动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应用,形成了第四次商业浪潮: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可以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地提供服务,它可以将业务延伸到互联网接通的每一个地方。它通过建立虚拟商务网络,连接世界各地的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依存关系联结得更加紧密,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经济。它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来重新配置社会的各种资源……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市场调研、广告投放、商务洽谈、签约、各种单证的核对以及物流的控制和资金的交付都可以更有效率地实现。电子商务模式可以降低商务活动各环节的成本,如不存在中间环节,采购和物流环节的成本低。企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及区别客户,经济活动从过去的以企业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有人预言,传统商业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商业得以发展的条件有哪些?以明清商业为例简述这一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电子商务出现的原因。与传统商业而言,电子商务有怎样的特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大师,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新旧制度交替的时代。1776年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正式出版,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许多方面的经济理论,它所包括的不仅是政治经济学,而且囊括了经济史、经济学说和财政学,震撼了国际学术界,被译成各种文字, 在世界各个角落广泛传播。当时一些国家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把《国富论》中阐述的原理应用到具体政策中。《国富论》一书充分阐述了经济自由的思想,指出自由竞争是从人的本性中引申出来的永恒的自然规律,社会是由个人组成,个人利益的总和就是社会的利益,如果都去追求自由的个人利益,那就最能促进全社会的利益。他提出劳动是社会财富源泉的思想,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的理论,这在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学说为正在成长的工业资产阶级提供有力的理论武器。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学说影响几代人的成长。英国政治经济学家马里奥特说:“也许没有任何一部当代的著作像《国富论》那样对科学经济思想和行政管理体制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亚当.斯密的这部著作所生产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
——摘编自王岳川《一生的图书计划》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当·斯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美国决定介入朝鲜战争。6月27日,杜鲁门宣称:“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安全”,接着,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1951年,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从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所谓“防务岛屿链”。进入21世纪,为了遏制亚洲各主要国家的经济生命力,美国的“岛链”概念被正式化、战略化。
——百度百科
材料二1971年,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在意大利正式出版,该小说对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权更迭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进行反思和质疑。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使小说评上诺贝尔文学奖,并组织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悄悄发行。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说:“深入到这些政治上不成熟、缺乏经验的群众中去,争取他们的支持,作为其代言人。如果发生这种情形,共产党就可能发生奇怪的结果:因为普遍的一般党员,只习惯于服从铁的纪律和服从上意,不谙妥协、调和的艺术。因此之故,一旦发生某种变故,捣乱了党作为政治工具的团结之功效,苏俄或许会一夕之间变天,由最强大的国家沦为国际社会中最弱、最悲惨的国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岛链”战略形成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采取了哪些抗衡苏联的战略手段?产生了什么结果?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他们都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洛克认为私有财产制是合理的、天然的,自然状态中是可以有私有权的;而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中找不到任何社会不平等的基础,因此,自然状态中不可能有私有权的存在。在关于政体的主张方面,洛克主张人民把自己的权力托付给政府,主张君主立宪制,而卢梭认为人民主权,卢梭在这一方面还建立了一套人民主权理论,主张主权不可转让,这就意味着卢梭反对代议制和议会制,希望过小国寡民的生活向往古典城邦的共和制,希望进行直接民主。
——摘自《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概括洛克和卢梭思想的异同。
(2)结合所学概括洛克和卢梭思想对本国的影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女性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体现,是近代社会变革不可回避的话题,并成为衡量社会变革程度的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传播本教派的教义,扩大新教影响,争夺更多的信徒,路德极其重视教育,他强调国家兴办学校,教育应在所有等级的儿童中得到普及。他认为,开展学校教育不仅有利于教会,也有利于国家。因此,他要求国家应强迫所有儿童不分男女与贫富都要入校学习,父母要对自己的子女受教育负责,而教会更应积极地办好学校教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路德希望成立女子学校,女孩子在学校里可以每天用德语或拉丁语读一个小时的圣经。路德的教育计划的实施者菲利波·梅兰托内曾下令建立由女教师任教的女子学校,女学生在那里学习1—2个小时,学习期限为1—2年。
——《宗教改革时期的女性》
材料二维新派兴办女学是基于他们思想深处的人权观念和平等观念。更突出的是,他们不仅把兴办女学停留在理论探讨上,而且把它变成实际行动……维新派在19世纪后期所掀起的创设女学堂活动,可谓轰轰烈烈,其规模、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连封建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和开明派也参加进来。
——陈文联《近代中国男女平等思想的历史考察》节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的教育观及该教育观所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维新派关于兴办女学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