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我国鄂尔多斯(中部某地)地区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自然地带摆动关系示意图。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区自然地带
A.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 | B.数量的增加与热量相关 |
C.数量的减少与水分相关 | D.数量的变化与地形有关 |
该地区
A.湿润期来自西部的水汽增加,使自然地带向西部摆动 |
B.湿润期森林草原农牧业带扩大,可以大规模进行开垦 |
C.干燥期沙地面积有扩大趋势,应注意营建防护林体系 |
D.短时期内发生湿润期和干燥期转变是受全球变暖影响 |
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树干呈桶状,直径可达7~11米,需几十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一圈(图甲)。其肥大的树干里的木质部像多孔的海绵,可吸收大量水分,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因此又被称为“生命之树”。图乙中岛屿的西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存有成片猴面包树的地区,每年旱季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观赏。据此回答下题。下列月份中,最适合游客前往图乙中岛屿西部体验“生命之树”奇观的是 (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1月 |
下列地区中,不可能有野生猴面包树分布的是( )
A.非洲刚果盆地 | B.中南半岛河谷 |
C.澳大利亚北部 | D.中美洲西海岸 |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此时A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雨水汇集,泛滥成灾②受暖锋影响
③气压将不断升高④吹偏南风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当地政府拟将B村外迁,其可能的原因是()
①修建大型水库②耕地面积不足③避免洪灾威胁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当地时间2011年11月19日19点51分(北京时间15点51分),图示地区东北部海域
发生6.1级地震。回答下列小题。图中J1、J2两条经线的经度分别为()
A.55°E、60°E | B.135°E、140°E |
C.170°E、175°E | D.170°W、165°W |
图中板块边界以西板块的名称及其移动方向分别是()
A.亚欧板块、移向东南 | B.印度洋板块、移向东南 |
C.亚欧板块、移向西北 | D.印度洋板块、移向西北 |
随着罗布泊的干涸,历史上曾居住在罗布泊岸边以渔猎为生的罗布人,目前已迁移至新疆尉犁县的绿洲地区生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 B.地形 | C.水源 | D.土壤 |
目前,罗布人最有可能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A.种植业 | B.林业 | C.畜牧业 | D.渔业 |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与①区相比,②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雨热同期 | B.热量充足 | C.土壤肥沃 | D.地势低平 |
E省和F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与E省相比,F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 B.生产规模大 |
C.机械化水平高 | D.人均耕地多 |
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② | B.③ | C.④ | D.⑤ |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耕地面积 | B.加大了科技投入 |
C.改善了农村交通 | D.完善了粮食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