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美洲某草原的鹿群,自1907年开始人工捕猎美洲狮和狼。若干年后,鹿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1905年前,鹿的数量保持在4000头左右主要是有捕食者 |
B.1925年前后,该区域内鹿种群的K值是保持在100000头 |
C.1927年后,鹿的数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草场被破坏 |
D.鹿、美洲狮、狼等在该生态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
下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
B.图②表示交叉互换, 不会发生在细菌细胞中 |
C.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D.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中的缺失或重复 |
下列遗传系谱图中,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E或e表示,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F或f表示。个体Ⅱ3不携带致病基因,则( )
A.个体Ⅰ2的基因型为eeXFXf |
B.个体Ⅱ6的基因型为FFXEY |
C.个体Ⅲ9的基因型为FFXeY的可能性是1/2 |
D.个体Ⅳ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是1/32 |
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杂合子也会出现患病症状,但症状会轻于此病的纯合子。下图示该病的遗传图谱,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Ⅱ4和Ⅱ5的遗传信息传递规律有差异 |
B.此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
C.Ⅱ5和Ⅱ6生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4 |
D.若Ⅱ5同时为红绿色盲携带者,Ⅱ6色觉正常,则他们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为1/4 |
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据此所作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患儿致病基因来自父亲 |
B.卵细胞21号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了该患儿 |
C.精子21号染色体有2条而产生了该患儿 |
D.该患儿的母亲再生一个21三体综合征婴儿的概率为50% |
DNA分子上的一个碱基对(A—T)发生置换,但细胞表现一切正常。对此做出解释,不合理的是()
A.这对碱基在内含子上,不影响合成的蛋白质; |
B.DNA分子上碱基变化,但形成的RNA上的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的种类没变; |
C.有些碱基对是连接DNA基因片段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
D.一个碱基对(A—T)发生的置换后,转录成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