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质量和体积关系,若将任意比例两液体充分混合(混合前后体积不变),则混合液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在( )区域
A.Ⅰ区 | B.Ⅱ区 | C.Ⅲ区 | D.都有可能 |
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
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是()
A.f<2cm | B.2cm<f<4cm |
C.4cm<f<5cm | D.5cm<f<8cm |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8cm |
B.一定大于20cm |
C.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
D.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
A.u<f |
B.f<u<2f |
C.u=2f |
D.u>2f |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
A.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
B.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 |
C.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 |
D.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