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请回答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 ,繁殖种苗的速度 。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 。
(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 的污染。
(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 ,而与 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
(4)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其他生物技术有 、 (请举两例)
(5)外植体经过脱分化培养形成 ,再分化与脱分化所用培养基成分中最显著的不同是
。
某生物兴趣小组有一些能够稳定遗传的高茎、豆荚饱满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两个品系豌豆,如果你是该兴趣小组的成员,希望通过遗传学杂交实验探究的一些遗传学问题。
(1)可以探究的问题有:
问题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分别遵循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
问题2:
(2)请设计一组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上述遗传学问题:(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方法)
①;观察和统计F1的性状及比例;保留部分F1种子。
② ;观察和统计F2的性状及比例
(3)实验结果:
①F1全部为高茎、豆荚饱满
②F2的统计数据
表现型 |
高茎豆荚饱满 |
高茎豆荚不饱满 |
矮茎豆荚饱满 |
矮茎豆荚不饱满 |
比例 |
66% |
9% |
9% |
16% |
(4)实验分析:
①F2中,所以高茎和矮茎、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分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②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所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
(5)①实验证明,在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高茎豆荚饱满的个体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个体的比例都是16%,所以,你假设F1形成的配子,其种类和比例是。(D和d表示高茎和矮茎基因;E和e表示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假设, 并用遗传图解分析实验预期
②你认为下列哪一个图解中能正确解释形成重组配子的原因()
(1)下图是人类某一类型高胆固醇血症的分子基础示意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D和d表示).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控制LDL受体合成的是__________性基因,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于正常人。
②调查发现在人群中每1000000人中有一个严重患者,那么正常基因的频率是 _______。
③由图可知携带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下图是对该高胆固醇血症和白化病患者家庭的调查情况,Ⅱ7与Ⅱ8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为避免生下患这两种病的孩子,Ⅱ8必需进行的产前诊断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①已知b1、b2、b3、b4之间具有不循环但有一定次序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对b2显性,b2对b3显性,则b1对b3显性)。为研究b1、b2、b3、b4之间的显性关系,有人做了以下杂交试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
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
乙: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
丙:F1青毛兔×f1黑毛兔
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
a. 若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则b1、b2、b3对b4显性,b1、b2对b3显性,b1对b2显性(可表示为b1>b2>b3>b4,以下回答问题时,用此形式表示)。
b. 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c. 若黑毛:青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设b1>b2>b3>b4。若一只灰色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让子代中的青毛兔与白毛兔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图是依据细胞增殖过程中,核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作的图像和曲线,请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是。
(2)图一中可利用图二甲表示出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关系的是。在图二的乙坐标中用柱状图表示A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
(3)图三中能够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减数分裂中DNA分子变化的图分别是、、。
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①环节所需要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大多分布在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为唯一碳源、并加入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的菌落。
(2)如上所述的筛选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节②,且三种等量酶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则你认为三种酶液的活性(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一定不同),可以通过对进行定量测定来验证。
(3)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⑤环节要注意,④所示的操作过程要注意避免。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1)若甲模式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方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
(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方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
(4)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会战栗,该活动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该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骨骼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