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某乡绅有感于时事写了《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判断此诗写作时间的最有价值的信息当是:
| A.“新制初更 ” | B.“帖子”、“新样” |
| C.“家家彩胜” | D.“三民”、“五权” |
瑞士著名的国际法学者瓦特尔在1758年发表的《国际法》中说:“均势的核心意义是妥协安排国际事务,没有一个国家能居于至高无上的主宰、支配他国的地位。”1907年,英国外交部在克劳备忘录中谈到:“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量加在这一边或那一边,但是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某一时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这几乎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真理。”英国“均势”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 A.鲁尔危机,英国促成法德和解 | B.巴黎和会上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
| C.英法俄组成协约国 | D.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 |
美国的史学家鲍德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说:“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鲍德温此言
| A.批评了极端民族主义 | B.表达了自己的民族观念 |
| C.肯定了民族解放运动 | D.总结了人类历史行动 |
18
96年德皇威廉二世说:“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现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商船,在130只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4只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对上述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
| B.德国打算与英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
| C.赢得争夺的焦点是殖民地和贸易问题 |
| D.德国力图与英国成为海上贸易伙伴 |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
| 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 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 |
下表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项 目 |
英 |
德 |
法 |
美 |
||||
|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
1.3 |
4 .6 |
1.9 |
8.1 |
||||
|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
3 |
2 |
4 |
1 |
||||
|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 |
1 |
4 |
2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