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像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 ( )
A.图①表示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 |
B.图②表示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 |
C.图③是用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D.图④表示向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
根据下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 |
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
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左至右逐渐增多 |
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得到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氧气助燃——焊接金属 |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
C.石墨导电——可作电极 |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增雨 |
食品安全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做菜时用铁强化酱油调味 | B.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 |
C.食用面条时放入少量食醋 | D.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量加碘食盐 |
镁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目前使用的镁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上述转化过程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 | B.化合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如下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
A.大理石粉 | B.面粉 | C.煤粉 | D.镁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