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所示曲线a、b、c分别代表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B>C>A
B.t2℃时,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C.t3℃时,在100g水里分别加入三种物质各mg,只有
A能形成饱和溶液
D.从混有少量C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最适宜
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碳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4HNO3浓CO2↑+ 4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HNO3中 N 的化合价为5 价 |
B.化学方程式中 X 为 NO2 |
C.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分子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 |
D.该反应中,C 具有还原性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依据上表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11 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变成离子 |
B.铝元素与硫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3S2 |
C.上述元素称为第三周期元素是因为这些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
D.Cl→Cl—,则 Cl 核内有 18 个质子 |
下图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由氯原子构成 |
B.该反应中氢原子和氯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
C.氯化氢分子是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D.氯化氢是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混合物 |
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
B.三种微粒对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C.三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 |
D.三种微粒都是原子 |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硫酸铜 | B.氮气 | C.镁 | D.氦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