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发展文化产业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A.思想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方式 |
| B.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 |
| C.中国共产党始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 D.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源泉 |
“侬好”“好啦”,如今能说几句广东话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前卫,也反映了广东以其自身不断发展的经济实力,给全国带来的文化冲击。这说明
①经济的交流推动文化的传播 ②经济发展水平是文化影响力的基础
③广东文化已经成为流行 ④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伴随社会的变革,古老的剪纸,焕发出时代的神韵,这说明
①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文化具有传承性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 ④社会变革推动文化的发展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第二届海峡两岸(滨州)孙子文化交流研讨会”于2010年9月12日至15日在孙子故里——山东滨州举行。此次研讨会以“相聚孙子故里,领略兵学遗韵,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和谐双赢”为主题。两岸共同研讨“孙子文化”,可见
|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 B.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力 |
| C.文化研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 | D.两岸所有人都认同中华传统文化 |
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城市文化的多元与文化融合”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之一,这个主题一经提出就
深受各国欢迎,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创新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图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世”,“世”与数字“2010”以及英文书写的“EXPO”
“SHANGHAI CHINA”巧妙组合。这表现出文化发展是
①中西合璧,多元融合
②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③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以“魅力夏都,唱响西宁”为主题的文化交流周,于2010年8月15日在西宁体育馆开幕。“西宁·中韩文化交流周”成为荟萃大美青海特色,展示夏都西宁魅力,反映韩国文化的舞台。这表明文化交流
①有利于传承不同文明,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②有利于加强不同文化交流与促使文化发展的趋同
③表达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发挥主导作用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