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以下属于人民对政府间接监督的方式是
| A.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 B.人民政协的监督 |
| C.通过检举、控告、上访的监督 | D.舆论监督 |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能够体现这一原则的有
| A.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
| B.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司法权 |
| D.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 |
2010年10月19日第三届北京人权论坛的主题为“人权与发展”。下面对人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有
| A.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是实现人权的重要途径 |
| B.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 |
| C.发展权是最重要的人权 |
| D.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
2009年,中国政府采取各项经济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较好成绩:国内生产总值为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成功“保八”。2010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鉴于目前国内情况较复杂,经济向下走的趋势仍然存在,物价攀升令人担忧,需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 B.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
| 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
|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甲说:我在故我思;乙说:我思故我在。从甲乙两人的观点可以看出()
| A.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
| B.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
| C.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
| D.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
2010年10月28日,车船税法草案以及草案说明在中国人大网正式对外公布,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车船税法草案的征收方式及税负等问题,引起了各界的争议。公民网上发表意见()
| A.是公民依法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一种重要形式 |
| B.表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增强 |
| C.有利于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
| D.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