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的是 ( )
| A.CuCl2、NaCl、K2SO4 | B.KCl、Na2CO3、NaNO3 |
| C.NaOH、Na2SO4、KCl | D.KNO3、H2SO4、NaCl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 A |
氧化铜粉 |
碳粉 |
空气 |
在空气中灼烧 |
| B |
氯化亚铁溶液 |
氯化铜 |
过量的铁粉 |
过滤 |
| C |
氮气 |
水蒸气 |
足量生石灰 |
通过盛生石灰的干燥管 |
| D |
氯化钠溶液 |
氯化钙 |
过量碳酸钠溶液 |
过滤 |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蒸发甲或乙的溶液中的水的方法可以得到甲或乙的晶体 |
| B.t2℃时,甲的溶解度是ll0g |
| C.tl℃时,甲、乙的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 D.t2℃时,用210 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制成550 g 20%的甲溶液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 区分的物质 |
硝铵与碳铵 |
硬水与软水 |
铁粉与木炭粉 |
羊毛织品与涤纶织品 |
| 方案一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加肥皂水 |
取样,分别加入稀盐酸 |
触摸织品 |
| 方案二 |
闻气味 |
测pH |
分别用磁铁吸引 |
点燃闻气味 |
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 A |
水和酒精混合有气泡出现 |
分子不断运动 |
| B |
汽油应密封保存 |
汽油分子间隔变小 |
| C |
蔗糖水不导电 |
蔗糖分子不运动 |
| D |
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 |
相同分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相同 |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 |
| B.海洋中繁衍着无数的水生生物.含有100多种化学元素 |
| C.“西气东输”输送的是液化石油气 |
|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