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藓类叶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
下列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
A.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 B.温带草原 | C.高山冻原 | D.东北小兴安岭红松林 |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
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 |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 |
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对照 |
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②③⑤ |
宋代苏轼在《格物粗谈·果品》中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上述叙述中“得气即发”的“气”是指()
A.氧气 | B.二氧化碳 | C.乙烯 | D.吲哚乙酸 |
不属于对生长素的双重性描叙的是()
A.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 B.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
C.既能促进果实成熟,也能抑制果实成熟 | D.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
最能证明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原理的实验是
A.将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会变硬 |
B.将根尖细胞放入清水中会吸水 |
C.将土豆放入盐水中会变软 |
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