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
C.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
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2CO3/ NaHCO3等缓冲对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①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⑤ |
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人体内环境的是
A.注射胰岛素 |
B.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 |
C.牛奶喝进胃里 |
D.精子进入输卵管和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 |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 |
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
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
D.垂体是联系神经凋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
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
C.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
D.不能维持内环境稳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