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高茎(G)对矮茎(g)为显性,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GG×gg | B.GG×Gg | C.Gg×Gg | D.gg×gg |
澳洲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在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授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酸碱度的选择作用,诱发个体产生不同的变异 |
| B.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
| C.花期不同阻止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 |
| D.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中,它们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
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①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②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③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④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生物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
⑤在镜检某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此种变异为基因突变
| A.2项 | B.3项 | C.1项 | D.4项 |
某自花授粉植物的株高受第Ⅰ号染色体上的A-a、第7号染色体上的B-b和第11号染色体上的C-c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作用效果相同,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8cm的基础上再增加2cm。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本高度8cm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 |
| B.控制株高的三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 C.株高为14cm的植株基因型有6种可能性 |
| D.某株高为10cm的个体在自然状态下繁殖,F1应有1:2:1的性状分离比 |
图甲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变化图,图乙为该动物某时期的分裂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b~c段变化的原因是DNA复制,在a~b段合成了大量的DNA聚合酶
B.图甲中d~e段为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
C.图乙中若2号染色体上基因为A,不考虑交叉互换,则3号和6号染色体相应位置的基因分别一定为A、a
D.若图乙取自雄性动物睾丸,则此细胞中不存在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内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请据图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D过程叫做细胞分化,该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
| B.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为:3→2→1→E→F→G→H |
| C.F时期着丝粒分裂,实现染色体加倍 |
| D.C过程的出现,必须要经过秋水仙素的处理,且处理时期应为E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