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日关系经历的发展轨迹是
A.扶持订货—对抗 | B.占领制裁—扶持—战略伙伴 |
C.军事制裁—经济援助—合作对抗 | D.惩罚—合作 |
“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
产生的背景 |
主要内容 |
历史地位或评价 |
《共同纲领》 |
① |
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
1954年宪法 |
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
② |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1982年宪法 |
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
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
③ |
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①新中国成立后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①三大战役胜利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
C.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D.与共产党根本利益一致 |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联邦制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②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④周恩来讲话是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
A.②④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1989年初,有人在全国人大通过《行政诉讼法》草案时说:“如果公民可以告政府,政府还有什么权威?”此现象说明
A.民主建设阻力重重 | B.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 D.公民的民主权利无法保障 |
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
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