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2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2mol/L、0.2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Z为0.3mol/L | B.Y2为0.4mol/L | C.X2为0.1mol/L | D.Z为0.4mol/L |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 |
B.乙醇(水):加入新制生石灰,蒸馏 |
C.溴苯(溴):加入![]() |
D.乙酸(乙醇):加入金属钠,蒸馏 |
去掉苯酚中混有的少量苯甲酸,应选用的最好方法是 ( )
A.在混合物中加入盐酸,充分振荡,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
B.在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再通入过量CO2气体,待完全反应后,用分液漏斗分离 |
C.将混合物用蒸馏方法分离 |
D.在混合物中加入乙醚,充分振荡,萃取苯酚,然后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一定是同系物 |
B.具有相同通式且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一定是同系物 |
C.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分子结构不一定相似 |
D.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一定具有相同的通式 |
要证明一氯甲烷中氯元素的存在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其中顺序正确的是()
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水溶液③加热④加蒸馏水⑤冷却后加入HNO3酸化⑥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
A.④③①⑤ | B.②③⑤① | C.⑥③④① | D.⑥③⑤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图2图3图4
A.图1为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装置 |
B.图2中振荡后下层为无色 |
C.制备乙酸乙酯: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
D.图4装置可以达到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