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五种烃:①CH3CH2CH(CH3)2 ②CH3C(CH3)3 ③丙烷 ④正戊烷 ⑤CH3CH(CH3)2,其沸点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①②⑤③ | B.②③④⑤① | C.⑤②①③④ | D.③⑤②①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离子积常数KW只与温度有关,但外加酸、碱、盐一定会影响水的电离程度 |
| B.Ksp不仅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还与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有关 |
C.常温下,在0.10 mol·L-1的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能使溶液的pH减小,c( )/c(NH3·H2O)的值增大 |
| D.室温下,CH3COOH的KW=1.7×10-5,NH3·H2O的Kb=1.7×10-5,CH3COOH溶液中的c(H+)与NH3·H2O中的c(OH-)相等 |
常温下,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表:
| 实验编号 |
c(HA)/mol·L-1 |
c(NaOH)/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 甲 |
0.1 |
0.1 |
pH=a |
| 乙 |
0.2 |
0.2 |
pH=9 |
| 丙 |
c1 |
0.2 |
pH=7 |
| 丁 |
0.2 |
0.1 |
pH<7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9
B.在乙组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5mol·L-1
C.c1<0.2
D.丁组混合液:c(Na+)>c(A-)>c(H+)>c(OH-)
常温下,0.1 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
=1×10-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 mol·L-1 |
B.溶液中存在HA H++A- |
| C.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为中性 |
| D.原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A晶体或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均增大 |
常温下现有的四份溶液:
①0.01 mol/L HCl;②0.01 mol/L CH3COOH;③pH=12 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 |
| B.将①、③混合,若有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③>① |
| C.将②、④等体积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CH3COO-)+c(CH3COOH)=0.01 mol/L |
| D.将四份溶液均稀释10倍后溶液pH:③>④,②<① |
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ⅠA族与Ⅶ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
| B.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
| 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 |
| 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