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
2NH3(g),400℃,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
|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
| C.点d (t1时刻) 和点 e (t2时刻) 处n(N2)不一样 |
| D.点c处氢气与氨气的物质的量浓度一样 |
用右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 选项 |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
相应实验 |
| A |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
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 |
| B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
用盐酸除去BaSO4中的少量BaCO3 |
| C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
用固体NaCl配制0.5mol/L的溶液 |
| D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
| 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
| 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 |
| 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
现有一瓶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制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 |
| 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 |
| C.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Ca2+,但没有Mg2+ |
| 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2+ |
2013年4月24日,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
| A.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 |
| B.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 |
| 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 |
| 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