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反应:3A(气) 3B(?)+C(?);开始向容器中冲入A,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
C.B和C不可能都是气体 | D.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32—=CaCO3+2OH— |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ClO-+Cl—+H2O |
D.稀硫酸中加人铁粉:2 Fe+6H+=2Fe3++3H2↑ |
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①澄清石灰水②KMnO4酸性溶液 ③氯水④品红溶液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全部 |
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
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
C.Cl2和S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D.SO2和Na2SO3溶液都能使溴水褪色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
B.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
C.液态氯化氧、熔融氧化铝、固体硫酸钡都是电解质 |
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有些金属氧化物也能与强碱反应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Q>Z>X>Y |
B.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与Q的单质可发生置换反应 |
C.元素X与Y可以形成5种以上的化合物 |
D.元素Z、W、Q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和强碱溶液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