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各项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③帝国主义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④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⑤第一次世世界大战爆发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①→③→⑤
C.④→①→②→⑤→③  D.①→③→②→④→⑤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书指出:领土、人民、主权是构成国家的三要素;主权则是近代国家观念的核心,它包括对外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对内实现主权在民。以下口号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国家观念日渐觉醒,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 “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④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哀启”,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文明简洁的葬礼成为主流 B.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
C.知识分子已抛弃纲常礼教 D.中西文化产生碰撞和交融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A.苏州 B.重庆 C.上海 D.沙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