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列宁说:“‘一战’后美国几乎把所有国家,甚至最富有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这表明

A.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B.美国经济全面繁荣
C.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类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
——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二: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出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作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永久性的变化”的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
——李帆《韦伯学说和美国的中国研究》
(1)阅读材料一,用“挑战——应战”模式说明罗马法的发展演变。
(2)阅读材料二,用史实说明,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和政治发生哪些变化?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呈现哪些趋势与特点?中国该如何应对?

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塌陷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将年平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平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平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平均增长2﹪,亚洲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这一发展趋势:

A.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B.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瓦解
C.是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洲的必然结果
D.将进一步动摇世界经济现有格局

法国前总统吉斯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在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欧洲
B.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地位
C.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
D.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教科书里的西方人,侵略者、压迫者的形象居多;80年代,比较友善的形象明显增加。这一变化:

A.折射出中国外交形势趋向缓和
B.表明中国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完全认同
C.体现了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表明中国经济与西方经济全面接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