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底,美、英、中三国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侵占的中国领土,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二战末期,同盟大国发表文件,重申《开罗宣言》的规定必须实施,这个文件的名称是
A.《雅尔塔会议公报》 | B.《雅尔塔秘密协定》 |
C.《波茨坦公告》 | D.《波茨坦协定》 |
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 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
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 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 |
宋代徽人“族人业无所就,令可治生理财。族中子弟不能读书,又无田可耕,势不得不从事商贾者,族众或提携之,或从亲友处推荐之,令有恒业,可以糊口。”这表明当时()
A.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 B.血缘关系是徽商集团纽带 |
C.徽州地区的商业发达 | D.重农抑商观念已经被打破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礼仪与政治分离 | B.从人治到法治 |
C.国家管理制度化 | D.为民主政治奠基 |
“1980年中美达成协议:由美方提供设备、由中方技术人员操作,在中国新疆的奇台和库尔勒建立监测苏联核武器和导弹试验的监测站,所获情报中美共享。”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中美已结成军事同盟 |
B.中美已妥善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 |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关系 |
D.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初见成效 |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下列外交政策和活动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②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