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于是纷纷兴办实业以救国,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其标志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鸦片战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研究显示,2001年全球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建立独资与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形式,几乎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

A.贸易保护主义现象
B.区域集团化趋势
C.全球化趋势
D.多极化现象

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缔约方之间权利及义务的体制的是

A.世界银行
B.关贸总协定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期确立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具有“等同黄金”的特殊功能的货币是

A.欧元 B.美元 C.英镑 D.法郎

西方国家二战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
B.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以缓和社会矛盾
C.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缓和社会矛盾
D.改善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威望

有人认为,“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客观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也冲破了教条主义的禁锢,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决粮食问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性。……在工业方面,他采取了一些下放权力、精简管理机构的措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留下宝贵的经验。”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
B.完全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
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束缚
D.明显增强了苏联的经济力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