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下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 ,G 。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B与水反应时会 (“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 ;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可用Cu、O2和H2SO4作原料制得CuSO4,化学方程式为 、
。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导线 | B.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
C.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 B.苹果腐烂 | C.酒精挥发 | D.蔗糖溶解 |
A、B、C、D、E、F分别是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种,B不属于氧化物。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短线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连的物质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B.固态C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
C.A与D混合后有气泡产生
D.C与D混合后溶液中始终没有明显现象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
D.碱性溶液的pH都大于7,所以碱溶液pH一定大于7 |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物质 |
实验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
A |
NaCl(Na2CO3) |
除杂 |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B |
MnO2(KCl) |
分离 |
溶解、过滤、蒸发 |
C |
CO2(H2O) |
干燥 |
将气体通过碱石灰(主要成分氢氧化钠)干燥管 |
D |
NaOH、Ca(OH)2 |
鉴别 |
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