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表1:三十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变化

注:人均寿命是反映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医院床位数反映医疗供给,人均诊疗次数反映医疗需求。
表2:三十年医疗卫生改革变奏

材料一 新医疗改革重点之一是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的改革需要行政体制改革配合,政府要转交职能,管办分离,变“操办”为“绩效管理”,建立服务型政府。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表1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大变化,概括其中包含的主信息。
(2)结合表1,联系实际,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进行新医疗改革?
(3)结合表2,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分析三十年医疗改革探索过程。
(4)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在新医改过程中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我国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2000年
2006年
2008年
2012年
0.21~0.27
0.4
0.463
0.469
0.474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指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 改革开放至今的城乡居民收入比:1978年这一数据是2.56倍,其后随着农村率先进行改革,到1983年这一数据降至1.82倍。20世纪90年代初期城乡居民收入比总体变化不大,但到了1999年,随着重工业增速超过轻工业并引领工业化进入中后期,这一数据明显攀升。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17元,二者之比为3.10倍。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讲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要让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针对材料对怎样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下是北京某大学2014年即将毕业的学生就择业问题发表的看法。
同学甲:我要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同学乙:我想考公务员,因为工作比较稳定、也更体面。
同学丙:只要留在北京,什么工作都可以。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并简要评析三位同学的择业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估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突破2亿。在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同时,“银发消费”市场的巨大商机也逐渐显现。 “银发消费”市场包括衣、食、住、用、行方面的产品消费需求,又包括医疗保健、护理服务等服务消费需求,还包括文化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可以带动一系列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说明开拓老年人消费品市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针对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党中央不断探索,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做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
材料一: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探索历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97年十五大
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002年十六大
提出“要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大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2007年十七大
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2年十八大
强调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
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材料一中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探索是如何体现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高三(1)班某同学据此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并从产权保护、创新激励、公平竞争、市场建设等各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
(3)结合材料分析推进经济法律制度建设,对于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武汉市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落实优惠政策,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制定实施《武汉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支持企业按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创建申报,主动组织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多方位引进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创新主体的行为,打击创新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护知识产权。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武汉市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对推进科技创新的作用。
材料二: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武汉市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依托本土历史文化积淀,融入时代特色,提炼出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城市精神,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十大文化振兴工程”,彰显城市人文特色,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等载体,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体性文化活动。市民置身于这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了解到了本地的名胜古迹,体味到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感受到了独具特色的精神,提高了市民的素质,进而激发了广大市民热爱城市、建设家乡的热情。
(2)结合材料二,说明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也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