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
冲击。其外立面采用的是喷涂有红色氟碳涂料的蜂窝状铝
基板。铝基板属于(▲)
| A.金属材料 | B.硅酸盐材料 |
| C.陶瓷材料 | D.有机高分子材料 |
②世博园内使用电动车,有效减少了CO、SO2、CO2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 ,会造成酸雨的是 ▲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是 ▲ 。
③世博园内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 ▲ 作用;用紫外线代替氯气对水进行处理,其作用是 ▲ 。
④世博会上所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用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制成,制作的第一步是将玉米发酵制得乳酸(C3H6O3),乳酸由 ▲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配制100 g 5%的氯化钠溶液,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1)溶解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
(2)实际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其原因可能有。
| A.氯化钠固体不纯 | B.固体倒入烧杯时洒落 |
| C.配制时烧杯不干燥 | D.装瓶时有液体溅出 |
| 序号 物质 |
① |
② |
③ |
④ |
| 液体 |
||||
| 固体 |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所需药品是。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该气体应选用。
(3)已知甲烷气体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若要收集干燥的甲烷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由H、C、O、Cl、Na、Ca中的元素组成。
(1)A为氧化物,可用于制备改良酸性土壤的碱,写出用A制备碱的化学方程式。
(2)B、C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B,B的化学式为。
(3)D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取D溶液进行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图所示。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滴入瓶中,关闭活塞。请根据表中现象,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
| 现象 物质 |
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 |
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不恢复原状 |
| 液体 |
||
| 固体 |
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生产高纯硅的流程图如下(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气)。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程中无氧气的原因可能是。
(2)以上生产高纯硅的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工业废水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污泥。某同学设计了利用废水制备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并回收铜的实验方案,流程如下:
已知:硫酸亚铁晶体受热易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及目的是。
(2)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步骤④的操作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